
燃起佛前灯
灭除心头火
愿以大智慧
照破众无明

《过去现在因果经》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
燃灯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又名燃灯古佛、锭光如来、普光如来。2024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廿二日)恭迎燃灯佛圣诞吉日。

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卷(南宋)
《贤愚经》
《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祇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能作光佛),出家学道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将来成佛,名“定光如来”。
在浩瀚的佛教宇宙观中,燃灯古佛以其独特的尊贵身份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众多信徒心中不灭的光明灯塔。
作为过去佛中的代表,他不仅承载着佛教历史的厚重,更以其智慧与光明的形象,引领着众生走向觉悟与解脱的道路。

尊贵身份
过去佛之首

(左)燃灯佛、(中)释迦牟尼佛、(右)弥勒佛
《大毗婆沙论》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说,释尊于第三阿僧祇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燃灯古佛,是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在佛教的宇宙时间观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交织成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而燃灯古佛正是这幅画卷中过去世璀璨的星辰之一。

象征意义
智慧与光明

燃灯古佛的名字本身就寓含着“光明照耀”的深意。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众生内心的迷途,引导我们走向智慧与真理的道路。
燃灯古佛正是以这样的形象,成为了智慧与光明的化身,激励着无数信徒追求真理、觉悟自我。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依次有五十三尊佛出世。至第五十四尊,号世自在如来时,于其教下有一比丘号曰法藏,修因行后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为阿弥陀佛。

慈悲为怀
众生如子
清乾隆 铜鎏金燃灯佛坐像
除了智慧与光明的象征外,燃灯古佛还以深厚的慈悲心著称。他视一切众生如子,愿意为众生付出一切,消除苦难,走向解脱与安宁。
这种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中核心部分之一,也是燃灯古佛深受信徒敬仰的原因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念,成为了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体。

传承与引导
佛法的传递者

在佛教的历史长河中,燃灯古佛还扮演着佛法传承与引导的角色。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授业恩师,为释迦牟尼佛的成佛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众多佛菩萨和修行者的榜样与导师。
燃灯古佛的教诲与引导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佛教的发展道路,使得佛法得以在世间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金刚经》
《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燃灯古佛作为过去佛之一,在佛教宇宙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智慧与光明的象征、慈悲为怀的典范;更是佛法的传递者与引导者。
他的存在不仅为佛教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与魅力;更为众生提供了追求觉悟与解脱的宝贵指引。
在燃灯古佛的圣诞日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过去佛、祈愿燃灯古佛的智慧与光明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之路。
温馨提示:
居士可凭任何寺院的有效皈依证,免费进入龙门生态园。
龙门生态园开放时间为07:30-16:30,逾时将无法入园。
【关于「福慧天开」】
「福慧天开」是由北京天开寺建立,北京慈恩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宗教界自建网络平台。
官方网站:www.fhtiankai.com
客服中心:010-85885773 Email:kefu@fhtiankai.com
法会咨询及义工报名:010-61311008
佛事咨询:1830113183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