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阿弥陀经》
2024年12月17日
(农历冬月十七)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日!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文为Amitābha,意为无量光、无量寿,是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在佛教信仰中,阿弥陀佛以其宏大的慈悲愿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因而备受崇敬。
其圣诞日为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佛教徒表达对阿弥陀佛无量慈悲与智慧感恩的重要时刻。

阿弥陀佛信仰主要依据三部经典,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经”。
这三部经典构成了净土宗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及往生极乐的修行方法。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Sukhāvatīvyūha Sūtra):此经详细描述了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为著名。这表明阿弥陀佛的愿力不仅涵盖一切众生,而且其接引众生的方法极为简便易行,即通过“念佛”即可往生极乐。

根据《无量寿经》,如何往生极乐世界?
“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却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1.信愿持名:
经中提到:“其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表明只要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信心,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即使只有一念的至诚心,也可以往生。
2.修行三辈:
上辈: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类众生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菩萨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中辈:虽不能出家修行大功德,但应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持斋戒,积累善行,回向愿生彼国。此类众生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接引往生。
下辈:即使不能做很多功德,但应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愿生彼国。此类众生临终时,若能梦见阿弥陀佛,亦得往生。
3.持戒修善:
经中强调持戒的重要性,指出:“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具体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等十善业,以及孝顺父母、忠信等德行。
4.发菩提心:
无论修行何种方法,发菩提心是往生的重要条件之一。经中提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Amitāyurdhyāna Sūtra):此经强调通过观想修行来净化心灵,达到往生极乐的目的。经中详细介绍了十六种观想方法,包括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等。

《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种观想方法:
1. 日想观(日观)
方法: 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的景象如悬鼓形。
2. 水想观(水观)
方法: 观想西方一切皆为大水,再观想水结成冰,最后观想冰映彻如琉璃。
3. 地想观(地观)
方法: 观想极乐国土的琉璃宝地,内外明彻,清净庄严。
4. 宝树观(树观)
方法: 观想极乐世界的七重行树,众宝合成,枝叶花果八宝交织。
5. 八功德水想观(池观)
方法: 观想极乐世界的八池功德水,如如意珠流出摩尼水,注入华间。
6. 总观想(总观)
方法: 观想极乐世界的整体景象,包括宝树、宝地、宝池等。
7. 华座想观(华座观)
方法: 观想七宝池上的百宝华台,妙真珠网,严饰金刚宝座。
8. 像想观(像观)
方法: 观想阿弥陀佛坐宝华台,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侍立左右,放大光明遍照十方。
9. 佛身观(真身观)
方法: 观想无量寿佛身相光明,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10. 观音观(观世音菩萨像观)
方法: 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肉髻圆光,紫金色身,相好庄严。
11. 势至观(大势至菩萨像观)
方法: 观想大势至菩萨的紫金色身,圆光普照。
12. 普观(普往生观)
方法: 观想极乐国土,主伴庄严,身坐莲华,常闻妙法。
13. 杂想观(杂明佛菩萨观)
方法: 观想阿弥陀佛的神通自在,于十方国土,随类化现。
14. 上辈观(上品生观)
方法: 观想上辈往生众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15. 中辈观(中品生观)
方法: 观想中辈往生者,具足威仪,求愿往生。
16. 下辈观(下品生观)
方法: 观想下辈往生者,罪业深重,诚心忏悔,专心观佛,消除罪障。

通过这些观想,修行者可以逐步净化心灵,积累无量功德,最终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相应,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Amitābha Sūtra):此经简明扼要地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景象,如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化生等,并强调了持名念佛的重要性。经中提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通过不断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修行者可以达到一心不乱,心佛相应的境界。持名念佛的修行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念佛方法:持名念佛可以通过出声念、默念、金刚念等方式进行。修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关键在于一心不乱,心佛相应。
念佛功德:持名念佛不仅是一种修行方法,更是一种积累功德的方式。通过念佛,修行者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最终实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念佛境界:持名念佛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一心不乱,心佛相应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修行者能够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与佛相应,从而实现往生极乐的愿望。

阿弥陀佛圣诞不仅是佛教徒表达对阿弥陀佛感恩与敬仰的时刻,更是弘扬净土信仰,实践慈悲济世精神的重要契机。
通过对阿弥陀佛信仰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佛教徒们希望能够实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最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众生通往解脱的道路。
温馨提示:
居士可凭任何寺院的有效皈依证,免费进入龙门生态园。
龙门生态园开放时间为07:30-16:30,逾时将无法入园。
【关于「福慧天开」】
「福慧天开」是由北京天开寺建立,北京慈恩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宗教界自建网络平台。
官方网站:www.fhtiankai.com
客服中心:010-85885773 Email:kefu@fhtiankai.com
法会咨询及义工报名:010-61311008
佛事咨询:18301131836(微信同号)